查看原文
其他

重大发现!海宁一村民垦地,竟挖到宝...至今仅此一处!

杨馨蕾 大潮网 2022-05-01


号外!号外!号外!

大潮君得到重磅消息!

↓↓↓

太珍贵!全市仅这一处!

海宁首次发现钱塘江煎盐遗址!

地点就在周王庙镇荆山村朱家园!


遗址里面都有什么宝贝?

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村民偶然开垦,揭开尘封的神秘面纱…


事情要从去年6月的一天说起。


趁着这几年乡村旅游发展的势头正盛,今年50岁的周王庙镇荆山村朱家园村民谈建烈也把自己的民房打造成了民宿,而那天他正在开垦自家靠近钱塘江的一块庄稼地本计划打造一个供旅客们进行水果采摘、烧野饭等活动的休闲娱乐园。


△村民谈建烈


就在开垦过程中,他发现这块庄稼地不太寻常——为什么开垦出来的泥土是红色的灶头泥?同时,他还挖到了铁皮、瓷片!


谈建烈忽然反应过来,曾听村里的老人讲起荆山村这一带有过煎盐活动,泥土长时间灼烧后就是红色的,这说不定就是当年的煎盐遗址。


于是,谈建烈立刻联系了海宁市文物保护所求证。


次日,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张宏元、章竹林、周建初三人来到现场查看,现场为一块整理过的土地,南北向挖出多条宽约1米、深约1米的沟渠,在翻上来的泥土中有青砖瓦片,少许青花瓷片,一些锈蚀严重的铁块。


另外还在一沟渠的壁上发现红烧土层与碳灰土,长约3米,呈凹弧状。经资料查询,荆山村沿江一带“民人大半刮卤煎盐”,遂有了考古试掘的计划。


证实为清代遗址!目前海宁仅此一处!


受各种因素影响,经多方努力,今年10月2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宁市文物保护所联合试掘了海宁朱家园煎盐遗址,揭露面积50多平方米,发现了一座煎盐灶坑和两个盐卤井



根据考古发掘,考古人员们证实了这是一处清代的煎盐遗址,并将它命名为朱家园煎盐遗址。初步调查发现,朱家园煎盐遗址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30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且为目前海宁唯一一处钱塘江煎盐遗址


一起来看看考古人员

在朱家园煎盐遗址都发现了啥


发掘区遗迹分布图


发现煎盐灶坑1个

煎盐灶坑被现代沟打破,经清理灶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下凹略呈寰底,上面剩有炭灰,最厚处约10厘米,下面是被火烧红的土层,最厚处达20厘米。

△盐灶坑平面

△盐灶坑剖面
盐灶坑长5米,宽 2.7—3.6米,面积约15平方米。考古人员在盐灶坑内发现多块大小不一的铁块,腐蚀严重,应是煎盐铁锅的残片。最大铁块长18厘米,宽8厘米,铁质厚0.7厘米。

△盐灶坑出土铁块

发现盐卤井2个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2个盐卤井,1个盐卤井位于盐灶坑的北侧18米处,土坑井壁,井口圆形,上大小下,井口直径1.2米,井底距现地表深约2.7米。


△盐卤井1


另一个盐卤井在盐灶坑东北侧3米处,在沟渠的沟壁上发现,未清理。


△盐卤井2剖面


看到这,不知道大家

是否都和大潮君有同样的疑惑

↓↓↓

清代的煎盐遗址

为何会出现在这儿?现况如何?


带着这些疑惑,大潮君联系上了

海宁文保所盐官文保部主任周建初

由他带领着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尘封岁月


海宁曾与“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1月25日,大潮君与周建初主任相约在朱家园煎盐遗址见面,他还告诉大潮君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遗址已经回填了。


大潮君来到现场看到,遗址被用铁皮做的围墙围着,“试掘工作已经完成,而且这样的阴雨天会损害遗址,所以我们回填了。”周建初解释道。



不过走进遗址后,大潮君看到了现场还残留着的不少发掘痕迹,这时当初发现朱家园煎盐遗址的村民谈建烈也走了过来,“你看那个灰色的土就是残存下来的碳灰土。”他热情地向大潮君介绍。


△谈建烈(左)、周建初(右)


△遗址现况


随后,周建初给大潮君科普,这盐是怎么来的呢?据说钱江潮在带来滔天骇浪和泥沙的同时,也带来了咸涩的海水,同时也带来了宝贵的盐资源,成就了这里的支柱产业——盐业的兴盛,也由此产生了盐官地名。


据历史资料记载,海宁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生产食盐了,并在公元前195年设立了盐业官员(盐官),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海宁8个盐场总年产盐量达13.39万石,盐的生产更是南宋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


明末清初,钱塘江江道北移,海宁的盐卤滩涂被冲刷,盐产开始下滑,直到20世纪60年代正式退出煎盐的历史舞台另据民国《海宁州志稿》记载,大荆场、朱家园、杨家庄、胡家斗一带“民人大半刮卤煎盐”。


谈建烈回忆,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荆山村这带曾被叫做“盐沙”(村民称其为用来储存盐的地方),就在遗址旁边的池塘曾经是直通长安运河的河道,这里曾有一个用来运输盐的码头,停满了船舶。



此外,朱家园煎盐遗址周边还保留多个池塘、河道、土备塘石闸和三条出盐港等运盐水路和设施,其中,土备塘石闸也已列入海宁市文物保护点。


△周建初带我们来到了村口的土备塘石闸处


据了解,荆山村不少年老村民称,自己爷爷辈曾经做过盐仓库管理或者煎盐工,年幼时家里还有盐卤桶等,村里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曾经就是一名煎盐工,随后,大潮君一行来到了他的家里。


唐思明爷爷出生于1930年,年至耄耋,老人精神依然很好,他向大潮君讲述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当时我14、15岁,我们就两个人煎盐,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将前一天烧好的盐挑到镇头上去换米,那时候是悄悄地换,商店就露着一条小缝,我们一家一家问过去能不能换米,换的米只够吃一两天。”


△唐思明爷爷与老伴


原来,因为荆山村地靠钱塘江,农田比较少,当时迫于生计,唐爷爷和伙伴通过煎盐来换米,而这种私自煎盐的行为其实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们只得凌晨偷偷去换,换好之后回来补会觉,便继续开始一天的煎盐工作。


戳视频,听爷爷讲述当年煎盐的故事


周建初介绍,朱家园煎盐遗址被发现有重大意义,“虽然海宁与‘盐’的关系这么密切,但是在这之前从未发现过煎盐遗址,这是因为钱塘江改道,曾经的煎盐遗址或许都被江水覆盖了,难以发现。”


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于2019年4月1日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朱家园煎盐遗址作为海宁首处被发现的煎盐遗址,为浙江省钱塘江生态海岸带加深了文化底蕴,同时也将为海塘申遗提供重要的材料。


看完了这些

你是否涨了不少知识呢

在这里大潮君还有一个请求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扩散这条消息

让更多人提高对煎盐遗址的认识

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

能发现更好的煎盐遗址

为海宁的盐文化、海塘文化

增添历史信息


最后再提醒一句

一旦发现文物遗迹

一定要第一时间上报文物保护部门哦

海宁博物馆(文保所)

电话:87046718


记者:杨馨蕾

部分图片:王哲能

编辑:杨馨蕾


大潮推荐·这些你可能感兴趣

不进货了?连冰鲜三文鱼都没了...海宁人去超市,大变化!

一口一颗,3元一口,海宁人爱吃的这水果上市!本地农户将它们“种在空中”

海宁出品!陈晓、娜扎主演,开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大潮”APP

海宁真是块宝地

+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